淮安茶馓 


采遗书院

浙江海宁采一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


海宁
  • 文化遗产:淮安茶馓制作技艺
  • 所属地区:江苏省淮安市
  • 遗产编号:Ⅶ-61
  • 遗产级别:省级
  • 非遗传承人:王月凤
  • ¥11.80
  • 数   量:
       库   存:200

    邮   费:10元

        
    加入心愿单

文化档案

      淮安茶馓是江苏省淮安地区汉族名小吃,早在战国时期,就有了茶馓。又有人称之为“细环饼’,是用上白精面,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绕成四寸多长、一寸多宽的套环,环环相连,呈梳状、菊花形等网状图案,放入麻油锅中泡炸而成,质地酥脆,味道香美。相传淮安茶馓于清朝晚期就生产了,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。在清代咸丰五年(1885年),镇淮楼旁的茶馓名师岳文广,改进了茶馓制法,生产出文明中外的鼓楼茶馓,亦称岳家茶馓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参加江苏省物品展览会,获得奖励。1930年又参加国际巴拿马比赛会,获得银质奖章。在北京食品会上获得优质奖。


制作工艺

      1.盆内加面粉,根据不同季节加水(每500克面粉春秋季节用温水450克,夏季用凉水350克,冬季用温开水500克),再加入黑芝麻、精盐拌匀,揉成面团,反复揉3次,用湿布盖好静饧30分钟。
      2.揉好的面团搓成桂圆粗的条,盘旋放入抹有芝麻油的盆内。每盘一层,浇一次芝麻油,隔1小时后,将面条放在抹油的案板上搓成毛笔杆粗的条,仍用上法盘入盆内。
      3.锅内加芝麻油,用中火烧至八成热,将搓好的面条绕在手上(扇了式的绕约60圈),先用手拉开约20厘米长后,再用两只长竹筷插入其中,再拉至约3O厘米长,将条拉细如线,即放入油锅,筷子撑住条,在油锅中摆动几下,然后将两只筷子交错叠在一起使面条叠成扇形,抽出筷子,炸至呈金黄色时(每把重约4O克)即成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淮安茶馓的制作要领:
      1.揉面团要反复多次;
      2.搓条要分次进行,先搓成粗条,后搓成细条,用抹油来避免条与条之间的粘连;
      3.炸制的油温不宜过高,以免色深或焦煳。


规格参数

颜色分类: 材质:水,面粉,食用油,食用盐 货号:0 产地:江苏省淮安市
重量:500g 型号: 供货日期: 商品数量:

商品评价

0 %
好评度
好评(0%)
中评(0%)
差评(0%)
  • 评论
  • 满意度
  • 购买信息
  • 评论者
          没有相关评论
  • 评论
  • 满意度
  • 购买信息
  • 评论者
没有相关评论
  • 评论
  • 满意度
  • 购买信息
  • 评论者
没有相关评论
  • 评论
  • 满意度
  • 购买信息
  • 评论者
没有相关评论